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2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陈璐 摄影报道)如何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手造技艺走进更多普通人的视野?7月20日,芝罘区总工会、向阳街道总工会和芝罘万达广场共同举办“芝罘区首届手造工匠技艺传承展演”活动,推介手造工匠的技艺传承文化,进一步浓厚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
古朴的圆拙葫芦,在匠人的精雕细琢下如获新生;单薄的素净红纸,在巧手的翻飞剪刻下跃动生趣;破碎的瓷片裂盏,在锔匠的铜钉银线下弥合重生……活动现场设置了手工制茶、葫芦雕刻、剪纸传承、手作线香、烟台烙画、古法香油、胶东锔艺等十余个展位。茶之韵、油之香、剪裁之妙、丹青之美、雕琢之巧、锔艺之趣、烙画之华彩、面点之缤纷……手造工匠们各怀绝技,通过现场展演的艺术性再现,令观众们大饱眼福,不仅了解了传统手造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了新兴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在心间久久激荡。
“快看,这个葫芦又憨又美。”从四川来烟台旅游的游客莫女士刚一走进展示区,就被首届“芝罘手造工匠”、烟台宝葫芦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工作台上的葫芦雕刻展品所吸引。“太有巧思了,在葫芦上刻刻画画,黄撞蓝,红配绿,颜色鲜亮得很!”莫女士感慨。
工作台后的刘伟闻声笑言:“葫芦向来寓意吉祥。所谓葫芦者,福禄也。葫芦雕刻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一个完整的葫芦雕刻作品需要经过挑选葫芦、构思设计、勾画底稿、雕刻、上色渲染、清理装饰等工序。”刘伟娓娓道来,“它既能折射出烟台人民勤劳勇敢、进取向上、敦厚豁达的精神内涵,又能展现出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展区的另一边,国家一级“中国制茶大师”“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芝罘手造工匠”于超亮正全神贯注地俯身于锅前,指尖在灼热的锅壁与鲜嫩的茶青间灵活游走。每一次翻炒、揉捻都精准娴熟,每一道工序都严谨细致,充分展现了制茶人的专业素养。
“一片叶子从枝头到杯盏,要走的路长着呢。咱烟台靠山面海,种出来的茶,叶子厚实、内质足。要想把这点厚实转化成嘴里的好滋味儿,功夫全在这锅台上!”于超亮说,“杀青火候要准,听这‘噼啪’声,去青气儿又不焦边儿。揉要顺着叶脉走,像给它舒筋活血,把汁水揉出来裹住,茶汤才稠糊挂口。机器制茶是快,可有些东西,机器代替不了。”
剪纸展位同样引人注目。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一双巧手翻飞间,惟妙惟肖的人物便跃然纸上,看得观众赞叹不已。“芝罘手造工匠”“首届烟台市工艺美术大师”、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巧艳表示:“剪纸是胶东地区的地域特色,传达出至善至美的美好寓意和愿景。剪纸技艺的传承,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我们作为手艺人的精神传承、思想传承。非常希望能有更多像今天这样的活动,让更多手艺人、更多手造技艺被更多人看见。”
芝罘区已连续5年开展工匠培育工程,目前已正式认定46名“芝罘工匠”,12个工匠创新工作室及6名“芝罘手造工匠”。“我们计划广泛发掘手造技艺人才,活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新风采。”芝罘区总工会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崔日照说,“同时,用好工匠学院、工友创业园等平台,开展技能人才培训交流活动,打造一批技能水平精湛、带动产业就业作用明显、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手造工匠队伍,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创业就业。”
责任编辑:杨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