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苏超第十轮,泰州主场对阵常州。在比赛现场,看台上一位特殊的球迷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穿泰州队球衣,大声呐喊助威,没人知道他刚刚经历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旅程。他叫刘华建,一位离开家乡泰州海陵二十余载、移民加拿大的老海陵人。此次归乡,没有其他行程,唯一的目的就是亲临现场,为家乡球队助威,感受正在江苏大地蓬勃涌动的足球热潮。
万里赴约 双重乡愁唤归心
对于为何不惜奔波万里也要亲赴这场球赛,刘华建将其归结为一种“双重乡愁”的召唤。
“首先,是对家乡泰州刻在骨子里的思念。无论离开多久,走得多远,‘根’永远在这里。”赛前,刘华建在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家乡的点滴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尤其是得知苏超爆火和泰州拥有了自己的球队后,他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支持家乡球队,对我来说是一种本能,是融入血液的情感。”
这“双重乡愁”的另一重,则是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刘华建透露,学生时代自己也曾驰骋绿茵,司职右后卫。对足球的共同记忆,成为连接他与故乡的新纽带。“听说江苏有了自己的苏超联赛,水平高、氛围好,我早就想到现场感受这独特的‘江苏十三太保’的足球演绎。所以,这趟万里归程,就是为了亲身感受这份独属江苏的荣耀,为家乡呐喊助威。”
置身赛场 足球故事显活力
当置身于现代化的泰州主场,陷入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浪,刘华建连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这与我的记忆既有重合,更有超越。”他细细道来,“重合的是那份质朴、火热和真诚的乡情。身边球迷的泰州口音,他们为每一次拼抢而迸发出的呐喊,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而超越的则是这座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现。“专业的球场、专业的赛事组织、球迷们统一的助威口号和旗帜……这一切都勾勒出一个开放、活力、充满激情的新泰州形象。这不仅仅是一场球赛,更是一次家乡自信力的集中展示,让我这个老泰州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无比欣慰。”
作为资深球迷,刘华建对苏超联赛的“梗”如数家珍。当记者提到常州队“十三妹”时,他立刻会心一笑。
“这个称呼在球迷圈里非常有名,是苏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刘华建说,“十三妹”的故事——常州队一度连续多场不胜,直到苏超第九轮主场迎战镇江队的比赛中才取得胜利——这个略带调侃却又充满坚韧和逆袭色彩的故事,恰恰体现了足球的核心魅力:永不放弃,终见曙光。“它让常州队拥有了非常鲜明的标签和一大批‘死忠’球迷。足球文化正是由这些生动的故事构成的。”
情系故土 美好未来寄期盼
对于家乡的这支球队和方兴未艾的苏超联赛,刘华建充满了期待与祝福。
他对泰州队的建议是“扎根本土,情系社区”。“希望球队能打造成泰州这座城市的‘金色名片’。不仅要追求成绩,更要深耕社区,与球迷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为这支球队感到骄傲。”对于苏超联赛的整体发展,他基于海外观察给出了中肯建议:“一是坚守足球的初心——忠诚、热情、永不言败;二是注重品牌和故事性,多挖掘像‘十三妹’这样生动的故事,提升联赛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刘华建表示,身在国外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建设。“只要刷到关于泰州的消息,比如即将建成的两条高铁线、享誉全国的泰州早茶,我们都会在华人社群里兴奋地转发、讨论。国家的强大让我们在海外更有底气,家乡的繁荣则让我们思乡时更感慰藉。”他为家乡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建议泰州强化“精致城市”定位,“不仅仅是建设高楼大厦,更要精细化管理,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IP”。
万里归途终有一别,但乡情永系。刘华建表示,未来无论身在何方,他永远都是泰州的球迷和支持者。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