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徐州睢宁:以笔为舟,中俄学子共绘美丽山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12:22:00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小学创客中心的教室里墨香氤氲,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在此温情启幕——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团与该校学生携手开展“水墨山水共绘”活动。在乡土美术教师朱永的悉心指导下,中外学子以笔为舟、以墨为帆,在宣纸上细细勾勒心中的“诗与远方”,于黑白交织间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朱永老师以“水墨里的中国”为主题开启文化分享。从“远山如黛”的留白意境到“墨分五色”的浓淡韵律,他用生动的比喻巧妙化解文化隔阂:“水墨画就像一首无声的诗,黑与白的交织里藏着千言万语,留白处皆是想象的空间。”

在随后的分组创作环节,中外学生两两结对,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自由创作。朱永老师穿梭于课桌之间,耐心指导握笔姿势与运笔力度:“蘸墨时要像蜻蜓点水般轻盈,画山石记得用‘皴擦点染’四步法,让山石有棱有角、有灵有气。”笔尖在宣纸上轻舞,墨痕在时光里晕染,中外学子的笑声与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

经过1个小时的专注创作,30余幅作品在走廊整齐展出。有留学生笔下充满异域想象的抽象山水,有小学生勾勒的童趣盎然的写意风光,更有中外学生合作完成的“混搭风”画作——俄罗斯的森林与中国的梯田在纸上相遇,西伯利亚的雪原与江淮的水乡在墨中相融。

当留学生的画笔第一次蘸上中国的墨汁,当乡村孩童的指尖第一次触碰世界的色彩,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早已超越了绘画本身。它如同一滴墨落入清泉,在中外学子心中晕染出圈圈文化涟漪;更像一座架起的桥梁,让世界看见:传统与现代可以和谐共生,文化差异与融合能够诗意共舞。通过与留学生的亲密互动,王集小学的孩子们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更学会了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多元文化。

(来源:中国网 作者:刘涵 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