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泽普,苹果花开,桃杏争春。4月20日至22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一行四人跨越万里,从黄浦江畔来到叶尔羌河畔,在新疆泽普县展开了一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教育交流之旅,用行动诠释“教育之爱,山海可蹈”的使命担当。
以爱之名,共筑美育新篇
4月21日上午,泽普二中“闵泽美育实践基地”送教及爱心捐赠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泽普县教育局党组书记杨有泉在致辞中表示,闵泽两地教育交流渊源深厚,此次上海同仁带来的不仅是物资支持,更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美育资源,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泽普美育教育迈上新台阶。

捐赠仪式上,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吴剑颖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泽普县教育局、县委党校、泽普二中捐赠教育教学用品,为当地师生送上了实实在在的“教育礼包”。姚莉丽副校长则将一幅附中书法社团师生共同书写的书法作品赠送给泽普县教育局,以笔墨传情,架起闵泽文化交流的桥梁。


援疆泽普分指副指挥长、泽普县委常委、副县长田程程到会致辞,代表泽普县委、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指挥部对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专家团队一行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智慧共享,点亮教育之光
捐赠仪式后,两场干货满满的讲座随即展开。姚莉丽副校长带来了《闵行区艺术“一条龙”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她从艺术“一条龙”项目布局、项目内涵品质及品牌辐射三方面介绍了艺术“一条龙”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保障、考核机制等情况,为泽普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闵行经验”。

吴剑颖副校长以《做更好的自己:崇德尚美弘志笃行》为题,从学校的“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人为本、特色引领”办学思想出发,重点介绍了学校擦亮美育特色这一品牌的课程建设、具体措施、品牌效应、辐射引领等。

教院附中艺术总指导吕旭则聚焦教研组建设,分享了教研组梯队建设、师资培养、教学创新与品牌宣传的“基层智慧”,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

课堂送教,浸润文化之美
4月21日下午,姚莉丽副校长走进泽普二中课堂,带来《土木营造》艺术欣赏课。她以“看色彩、赏格局、品美学”为主线,带领学生穿越千年,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智慧、装饰艺术与文化寓意。从故宫的红墙黄瓦到江南园林的雅致精巧,学生们在古今对话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堂上积极互动,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与热爱。课后,当地艺术教师纷纷表示,这堂课不仅是艺术赏析,更是一次生动的文化自信培育课。



情暖援疆,共话育人初心
活动期间,闵行附中团队还专程来到援疆教师驻地慰问了本校援疆教师徐洪玲、马健两位老师,在闵行援疆教师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柴玉忠校长的陪同下走访援疆教师宿舍,细致了解教师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面对家乡领导的关怀,徐洪玲老师表示,感谢领导们专程来看望,自己会克服一切困难,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嘱托。


4月22日上午,在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教育事业组组长、泽普县教育局副局长陈伟峰的陪同下,团队前往中共泽普县委党校,看望马健副校长并召开座谈会。泽普县委党校党支部书记王界飞表示热烈欢迎。马健表示,作为援疆干部,将始终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引,当好闵泽两地党校共建的桥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伟峰副局长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认为闵行教育团队带来的“输血”与“造血”结合的帮扶模式,为泽普教育注入了新动能。他表示此次活动是闵教院附中与泽普县教育深度协作的生动实践。从物资捐赠到理念共享,从课堂送教到情感共鸣,两地教育人以爱为桥,共同诠释了“教育无界限,大爱润心田”的深刻内涵。每一次跨越山海的奔赴,都是为了让更多孩子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
此次闵教附中泽普行,既是一次物资与理念的输送,更是一场心与心的相连。教育之爱,跨越山海;携手同行,共筑未来。期待闵泽两地在教育援疆的征程中继续书写更多温暖篇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中向阳生长。
原标题:《闵泽共绘美育卷 万里援疆心相牵——教院附中赴泽普县开展教育交流活动》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上海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