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读|多线作战,中山外贸企业求解外贸变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8:34:00    

“交货期提前两个月,2000单亚马逊搅拌机加快赶一赶!4月定的3000件电热水壶,也还要30天出货。”中美双方调整关税政策落地首日,中山市博雅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博雅电器”)便接到亚马逊客户的加急订单。这家位于中山东凤、产品远销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小家电企业,美国客户占比约15%,关税政策调整犹如“催化剂”,迅速激活了海外市场的订单活力。

面对国际变局,中山制造多线突围:有的抢抓机遇,承接大量恢复订单;有的深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借跨境电商触达全球;有的抢抓国内机遇,积极推进外贸转内销。从淡季赶工到技术破局,从供应链创新到内外贸并进,中山外贸企业正以灵活策略与转型突围,在政策“窗口期”谋求新路。

博雅电器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抓紧时间进行产品组装。

老客户重新下单,企业加急赶工忙

在中山集渼制品有限公司(下称“集渼制品”),业务主管黄先生同样感受到了市场回暖的信号。

集渼制品是一家玩具游艺设备和圣诞装饰品生产企业,其中有九成产品销往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后,部分老客户很快恢复了订单。“大客户占比50%,他们仍在支持我们生产出货。”黄先生透露,企业去年年末已接到大量2025年圣诞订单,目前,力争在政策“窗口期”内完成交付。

在博雅电器总经理邓超霞看来,加急赶工不仅未给工厂带来压力,反而成为巩固客户关系的契机。“外贸小家电企业二季度通常是淡季,关税暂缓政策既补充了生产订单,又带来洽谈新单的可能。”关税调整政策落地后,该公司长期观望的“老客户”詹姆斯主动联系,意向订购2万台搅拌机,销往美国和加拿大。更令她惊喜的是,关税风波意外为企业开拓了中东、南美市场——今年广交会期间,中东、南美经销商纷纷考察新供应商,一位中东客户甚至实地视察工厂,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更加看重了。

一趟广交会下来,邓超霞收回450多张意向客户名片,同比增长约30%,其中中东、南美市场实际成交量增长20%。“随着‘一带一路’基建项目落地,中国制造在海外树立了‘性价比高、质量好’的口碑。”她透露,企业已定下“一个亿”的外贸增长目标,计划进一步深耕中东、南美市场。

传统外贸之外,邓超霞同样积极拥抱跨境电商转型。该企业建立了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通过精准检索不同地域客户的产品偏好,客户询盘每个月大概有8%的订单转化率。“跨境电商已成为重要拓客渠道,帮助我们触达更多新兴市场客户。”她说。

关税政策调整后,像博雅电器和集渼制品这样的外贸企业,或忙于处理积压订单、恢复产能,或借助海外资源应对市场变化。尽管面临价格谈判、成本上升等挑战,但新客户的涌入与老客户的回归,让企业看到希望。他们正抢抓时间窗口抢滩市场,为自身发展争取更多机遇,也为“中山制造”走向全球发展新动能。

大批货物在博雅电器工厂门口等待装柜,运往海外。

海外仓现货很“抢手”,国产替代有新单

古镇镇利和灯博中心内,中山市极光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极光供应链”)展厅里,陈列着各式灯具,光芒闪烁。这些漂洋过海后到达美国海外仓的产品,成为跨境电商卖家的“抢手货”。

“去年联合20多家工厂备下现货库存,今年关税摩擦下,4月单月发货量接近15条货柜,是以往3倍。”极光供应链总经理刘刚介绍,美国租房市场活跃,灯具作为高频软装单品,需求周期短、款式更新快。根据市场需求,极光供应链开启了“供应链前置”模式:整合中山古镇、横栏、小榄等地超20家工厂,精准选品后批量备货至海外仓,建立500多个SKU(库存量单位)的现货仓储。

“这样一来,卖家不用囤货,测品成本大降,中小卖家敢放手一搏。”刘刚说,该模式将灯具流通成本压缩40%,即便叠加15%关税涨幅,终端售价比传统贸易仍低。面对关税政策挑战,极光供应链以灵活机制应对:作为现货货款方充当进口商,平衡对分销商涨价幅度,关税生效时及时公告调价,给客户10天缓冲期并实时调整。

极光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在进行业务交流。

在距离古镇50公里外的翠亨新区,希立仪器设备(广东)有限公司(下称“希立仪器”)的车间内,数台气密性检测仪进入最后调试。工程师举着放大镜校准传感器精度——这个曾被美国企业垄断的核心部件,如今已100%国产化。

美国对华科技企业加税后,国产供应链掀起“替代潮”。据希立仪器总经理廖磊介绍,希立仪器攻克气密性检测设备三大核心部件——传感器、调压阀、自动调压阀,实现100%国产化,检测精度达国际一流水平,调压阀耐用性超国外品牌10倍。通过与国内供应商合作,进口物料占比大幅下降。

近期,国内某科技公司紧急和希立仪器敲定了100台检测仪采购合同,“他们也不想被‘卡脖子’。”廖磊透露,该公司接到了不少大企业的订单和合作意向,其中宁德时代还提出联合研发精密检测设备的合作。这些原本用于出口欧美的设备,如今其大量订单却来自国内科技巨头。廖磊介绍,希立仪器在中山翠亨新区的生产线将扩至20条。

还有一项进口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售后服务。“我们在全国建设15个销售服务点,确保2小时响应、4小时上门服务,这是国外品牌无法企及的效率。”廖磊说。今年一季度,希立仪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20%,预计全年达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倍。

借力京东拓内销,赴海外参展觅新机

“过去,我们外销占比超八成。”5月20日,在中山市商务局、市工信局与京东集团联合举办的“外贸优品京东平台专场对接活动”现场,广东富图宝影像工业有限公司京东渠道负责人翦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但近年国际形势倒逼我们迅速调整,现在内销比例已提升到四成了。”

这家坦洲镇摄影器材企业,如今凭借灵活策略打开国内市场:同步生产欧洲重型三脚架与亚洲轻便折叠款,线上覆盖京东、天猫、抖音全平台,线下发展门店代理。“在国补等政策支持下,今年京东6·18大促初期,国内销售额同比激增60%,在各大平台同品类榜单排名前列。”翦勇透露,企业去年获得展会展位补贴,新增分销商,眼下正计划入驻京东“出口转内销”专区,进一步扩大内销版图。

当泡泡玛特的“厌世脸小精灵”IP“Labubu(拉布布)”在东南亚销量破亿时,中山市德必胜玩具有限公司(下称“德必胜”)的盲盒玩偶也借此东风,以“东方内核+在地表达”的策略打开新蓝海。德必胜创始人伍锡龙回忆,2010年受日本客户“不去越南就断单”影响,让该高度依赖外贸的企业一度“陷入绝境”。

“流水线上的芭比娃娃做得再精致,也是别人的灵魂。”近年来,德必胜团队开始研发中华文化为根基的玩偶。

“近期‘搪胶毛绒’工艺仍然是主流,印尼客户对人形玩偶接受度一般,泰国妈妈偏爱猫形玩偶,马来西亚华裔可能会喜欢娘惹纹样。”经过市场调研,伍锡龙团队逐渐掌握“文化嫁接”的精髓——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在审美共鸣区播种。

伍锡龙在展厅介绍其公司产品。

2024年越南玩具展的火爆场面印证了这种策略的成功:当地翻译小阮因登记订单过度劳累晕倒在撤展途中,展位日均接待超50批采购商。如今,这位翻译也成为了德必胜当地最大的代理商,半年收获订单超7位数。

在国际形势变动的迷雾中,德必胜选择内外贸双轨突进:一面深耕国内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继续稳固国内BJD玩偶(球形关节人偶)的垂类客群;一面借力东南亚千万华人的文化基因建立情感链接,继续开拓东南亚市场。

5月中旬,美国关税下调的消息传来,伍锡龙的外贸团队已经启程前往越南新的一年玩具展会。德必胜计划在2025年参加多个国际玩具展会,向全球的玩具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展示品牌力,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样本】

从“美国占大头”到全球布局

广隆电器:不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5月20日午后,中美关税政策调整消息传来仅几小时,中山市广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广隆燃具”)副总经理梁锐基总算松了一口气:手机又开始忙起来了,“已陆续接到客户询问出货时间的电话!”

作为电烤箱出口企业,广隆燃具此前80%的出口订单依赖美国市场。当美国将关税提高至145%时,专为120伏电压设计、堆积在仓库的数万台烤箱成了难题——难以转卖其他市场。关税成本激增下,美国客户或暂停订单,或要求延长付款周期至120天,甚至提出单价降1-2个点。

“不裁员!”为维持运转,广隆燃具管理层决定,通过轮休降低成本。“2025年就算亏损一些,也要先保住员工利益。”梁锐基说。

危机倒逼转型,广隆燃具意识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模式,必须要改变了。按计划,该公司将用3年将美国市场占比从80%降至50%。

改变第一步,是国际化布局。早在2020年,广隆在越南投建工厂,转移30%产能。中山总部负责研发和模具设计,产品运往越南工厂部分生产、组装和包装,“成本虽比国内高一些,但能一定程度对冲关税影响”。

改变第二步,是产品的转型。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广隆展厅亮出了智能烤箱、衣物护理机、咖啡机等新产品矩阵。“美国市场教会我们做‘标准化代工’,但高附加值产品需要‘定义需求’的能力。”梁锐基介绍,广隆燃具推出单价500-2000美元的高端衣物料理机,单台利润是传统烤箱的3倍。市场分层上,国内主攻别墅用户与商用场景,海外借加拿大、俄罗斯等“家电消费升级”浪潮,成为当地高端卖场新宠。

“做外贸像在海浪里游泳,不能等潮水退去,得自己建防波堤。现在美国订单逐渐恢复,但我们仍坚定布局新兴市场,就算再有风浪也能扛住。”梁锐基望向车间外加班赶工的工人与装车货柜,语气坚定。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广隆燃具的摊位前不时有客户来询。

【海运突围】

应对“窗口期”物流高峰

中山行业协会推出“仓配资源共享计划”

“从深圳到美国洛杉矶,一个40尺的货柜海运费用大概多少?”5月19日,得知海外客户詹姆斯有意向订购2万台搅拌机,博雅电器总经理邓超霞急忙拨通了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舶公司的电话。

反馈传来:欧地线即将迎来附加费“三连涨”——5月23日,要在原运费基础上,40英尺高柜集装箱要增收1000美元附加费;6月1日要增收1500美元附加费;6月15日要增收3000美元附加费。欧地线是包括欧洲、地中海和黑海在内的货船航行线路。原本一个40英尺高柜集装箱运往美国、加拿大的海运费大约需要3100美元。

邓超霞坦言,尽管合作采用FOB条款(卖方仅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的风险),但10%的美国关税叠加运费涨幅,仍可能影响客户下单决策。

“价格涨了是有影响,但最关键还是船舶公司的仓位紧张。我们也压了不少货柜出不去。”立达金属董事长罗云说。随着中美关税90天减免窗口期开启,中山外贸企业迎来订单回流潮。但在圣诞备货季叠加政策窗口期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物流挑战。

中山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负责人提到,当前物流困境呈现“三高”特征:中美航线舱位需求激增,40尺柜需提前数周预定;美国西海岸卸货效率下降导致集装箱周转周期延长;本地仓储容量告急,临时堆场租金已涨30%以上。

“本质是产能、运力与政策窗口期的错配。”协会负责人分析称,企业既要应对报关效率低、拖车短缺等陆运难题,还要承担滞箱费、改单费等隐性成本,综合运费涨幅较多。

目前,中山不少企业已经使用的是组合港模式。中山市物流协会副秘书长黄俊伟介绍,自2023年以来,在中山商务、海关、交通等政府部门指导下,辖区内5个外贸码头分别与深圳、广州各枢纽港累计已开通了12条组合港(一港通)航线。这种模式下,企业可在中山完成报关,货物经驳船直达各枢纽港换装远洋货轮,通关时效提升3—5天。拱北关区与深圳、广州关区的系统联网,使单票货物通关成本有效降低。面对中小企业的仓储困境,黄俊伟提到,行业协会发起“仓配资源共享计划”,盘活会员企业的闲置仓库作为临时囤货点。广东恒达国际物流负责人透露,6-7月窗口期结束前将迎来出货高峰,建议企业提前订舱。

“中山正从‘过路港’向‘货源地枢纽’转型。”谈及未来方向,黄俊伟建议,中山可以通过组合港绑定深圳、广州的干线运力,既能规避自有港口能级不足的问题,又能为企业争取“属地化服务”的成本优势。

采写:南方+记者 林雨萱 曾艳春

摄影:叶志文 叶紫潇

【作者】 林雨萱;叶志文;曾艳春;叶紫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