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花开永靖·遇见黄河丨永靖邀你打卡山洞里的刘家峡工业遗产博物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58:00    

四月的永靖县,春意盎然。4月22日,一场"花开永靖·遇见黄河"的采风活动,让这座黄河岸畔的小城迎来了数十位媒体记者。在刘家峡水电站震耳欲聋的泄洪声中,采风团循着黄河的脉搏,探访了深藏于山河之间的工业瑰宝——刘家峡工业遗产博物馆。这座曾创造新中国水电史上“七个第一”的功勋电站,如今正以文化地标的新姿态,向世人娓娓道来那段波澜壮阔的黄河治理史诗。

步入博物馆展厅,讲解员介绍道,博物馆选址于水电站左岸导流洞内,巧妙地将现代展示技术与工业遗址的原始风貌融为一体。4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黄河治理新篇章”“工业遗产新典范”“红色文化新地标”三大主题板块,通过七个精心设计的展示单元,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生动再现了黄河治理、水电建设与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序厅中央,一组栩栩如生的建设者群雕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头戴柳条帽的工人正专注地进行测量,技术员们围着一张泛黄的蓝图热烈讨论,而那位戴着圆框眼镜的老工程师,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电站竣工时的盛况。展墙上,1959年汛期抢险、1971年机组安装大会战等历史瞬间的照片,无声地诉说着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

展厅两侧,“七个第一”的荣誉墙和大事记展板,静静地诉说着刘家峡水电站在新中国水电史上的卓越地位: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第一座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水电站、第一座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的水电站……每一个“第一”背后,都凝聚着几代建设者的智慧结晶与辛勤汗水,见证着中国水电事业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的壮丽征程。

在"工业遗产新典范"展区,博物馆特别展示了中国首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珍贵史料。这项被誉为"西电东送"开山之作的伟大工程,不仅改写了中国电力输送的历史,更开创了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的新纪元。展柜中泛黄的设计图纸、斑驳的施工工具,配合多媒体影像的生动再现,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建设岁月。

随着博物馆的正式开放,这座承载着厚重工业记忆的文化新地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水电事业的伟大成就,更能触摸到那个激情燃烧年代的精神脉搏,见证着中国工业从”锈带”到“秀带”的华丽蜕变。刘家峡工业遗产博物馆,不仅是一座记录历史的丰碑,更是一首献给新时代的工业史诗。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张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