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话题广场|兴节俭美德 树文明新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8:39:00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本报自开设“倡树新风邀你参与”话题以来,持续受到广大市民朋友及网友的关注。大家结合自身经历,踊跃分享见解与感悟,为我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建言献策,共谋破除陈规陋习,同扬文明乡风美德。

“以前总觉得婚丧嫁娶就得大操大办,不然没面子。听了宣讲,才知道这些旧观念不仅浪费钱,还累人。以后我也要带头响应移风易俗,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方城县王大爷通过电话表达心声。方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宣讲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引导居民抵制高额彩礼,自觉抵制盲目攀比与铺张浪费之风。

在内乡县赤眉镇朱陈村乡村广场上,演员们用接地气的表演形式,把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弊端融入故事情节,让村民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无形中接受移风易俗教育。村民王大爷看完演出感慨地说:“这些节目演得好,把大道理变成咱听得懂、爱看的热闹戏,以后办事可得想着文明节俭!”

婚礼,不仅是对爱情的纯真追求,更是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网友“吕兆航”在来信中表示,步入新时代的今天,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已被当代大多数家庭与青年男女所接受。我们倡导新事新风,就是要抵制陈规陋习。

“前几年,光彩礼就得十来万元,还得摆几十桌酒席,烟酒都得往好了整,加上杂七杂八,没个十五六万元下不来!家里底子薄,借债是常事,一场喜事办下来,高兴劲儿没几天,愁还债的日子长着呢!”网友“江山携手”表示,“其实,我们年轻人特别想旅游结婚,不摆酒席,不办婚礼,不收礼金。”

针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需持续在文化浸润和文明新风倡树上下功夫,采取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营造破除陈规陋习、崇尚新风的社会氛围。网友“刘艳”建议,通过先进典型代表引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市民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0377-63296666、发送电子邮件至nyrbsqgb@163.com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我们携手并进,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文明之花遍地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明支撑。

扫码参与讨论

全媒体记者 张飞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