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南旅游资源新发现丨绥宁大园古苗寨里 还留存着“姑娘节”习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0:51:00    

大园古苗寨古建筑。(苏慧伦/摄)

红网时刻新闻5月1日讯(通讯员 朱文婕)倚青龙山而建,伴玉带水而筑,在雪峰山南麓狭长的谷地中,位于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的大园古苗寨已有上千年历史。在约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100余栋完整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生活着1300多名杨氏苗族同胞。这座安静变老的古苗寨,至今仍留存着“姑娘节”习俗,散发出的神秘及魅力,等你一起去探索。

宋太平年间(976-984),飞山峒首领杨再思后裔杨光裕在大园村兴建房屋,成为杨氏家族聚居之所,后人简称为大园。宋朝年间,曾在这一带设置关峡砦,并筑城池,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古老神奇、独具特色的苗族寨子。湘黔古驿道的主干线从此通过,并在村里设有驿站,因此大园古苗寨成为过往商贾游客的必经地、湘西南苗疆要区的交通要冲,曾经非常繁华。

大园古苗寨依然保存着宋至清时期原真的建筑组群实体,主要是石、砖、木的精妙运用,建筑格局因地适宜、工艺古朴大方,具有苗居鲜明的地域技艺特色。村寨古建筑总面积38200平方米,保存有宋、元、明时期的土地庙、飞山庙、三公同心路、燕子屋、杨光裕墓、单拱券石桥等,大量的碑记、匾额、遗迹、民俗器具,还有功能齐全的店铺、驿馆等,以及48座砖木结构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民居,四条总长7800米的铜鼓石铺墁的巷道等,这些都是诠释大园古苗寨明、清时期商贸交往兴旺与发展的实物见证。

一座窨子屋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窨子屋是大园古苗寨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300多座元、明、清及近代的窨子屋依势而建,它们组合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落,错落有致,蔚为壮观。窨子屋的空间主次分明,窗棂花形构图精美工艺精湛。房屋之间,既有封火墙相隔,又有铜鼓石巷道纵横交错。各家各户之间相对独立,又路路相通,整个寨子如同八卦阵。

大园古苗寨民族风情浓郁。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杨姓族人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庆祝杨姓的“姑娘节”(又叫“乌饭节”),将已嫁出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吃乌饭,跳苗舞,吹木叶,对山歌,唱傩戏,舞草龙。

如今,《那山那人那狗》电影里的场景依然存在,《爸爸去哪儿》的镜头仍然可寻,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传统村落——大园古苗寨,用她的原汁原味,坚守着那份淳朴与宁静,用千年的隐世静候着你的到来,也期待着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