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五月的青海,春意正浓。高原的阳光穿透清澈的空气,西宁市人民公园与西宁植物园便成了诗与远方的具象表达。在这里,自然与人文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五一”假期徐徐展开,一草一木皆诉说着高原独有的春日絮语。
假期首日,踏入西宁市人民公园,仿若走进一幅浓墨重彩的春日画卷。园内精心打造的多处花境,是园艺师们献给游客的浪漫情书。6500平方米的郁金香花海,宛如大地的调色盘被打翻,23万粒、34个品种的郁金香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燃烧着热烈的激情;粉的像霞,晕染出温柔的梦境;黄的如金,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勾勒出优美的曲线,恰似仙女遗落人间的彩带。正如摄影爱好者王培亮所言:“拍了五六年,今年的郁金香无论是品种还是布局,都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仿佛大自然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最美的诗行。”
西宁市人民公园盛放的郁金香。摄影:王煜鹏
榆叶梅、丁香、连翘也不甘示弱,纷纷在这个美好时节绽放芳华。漫步园中,花香裹挟着微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让人不禁想起“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惬意。李文惠带着3岁的女儿穿梭在花丛间,女儿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妈妈,刚刚拍的你给我看看!”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对美好事物的好奇与欣喜。“如今绿化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就能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李文惠笑着说,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满足。
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白玛和卓玛姐妹,身着飘逸长裙,手持自拍杆,在花海中留下倩影。“今天天气好,就来美美地拍个照,心情也好。虽然大家都觉得青海远,但这里就是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她们的笑容比花儿还要灿烂,结束游玩时,仍意犹未尽,仿佛要将这满园春色都装进相机里。
市民在西宁市人民公园与花留影。摄影:王煜鹏
广西游客黄兰珍是循着网络上的推荐慕名而来,蓝天白云下,绽放的郁金香美得让她惊叹:“‘云想衣裳花想容’,以前只在诗句中感受花的美,如今亲眼所见,才知这世间真有如此绝美的景致。”
为了让这场春日之约更加完美,西宁市人民公园在细节处下足了功夫。从4月初到4月底,工作人员对游乐设施进行全面自检和保养,邀请专业机构复检,并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为游客筑牢安全防线。西宁市人民公园工作人员朱海军介绍,“节日期间,我们增派了200余名执勤和服务人员加强疏导,增加保洁力量保持环境整洁,还增设了临时卫生间缓解如厕压力。在西门、东门和东北门设置了三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开水、婴儿车和轮椅租借等服务,西门设有母婴室和救护站,东北门有母婴室和游客休息区,努力让每位游客都感受到贴心服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正是现代公共服务最美的注脚。
游客在西宁市植物园参观“春不晚”兰展。摄影:王煜鹏
与此同时,西宁植物园也在“五一”期间奏响了一曲春日的赞歌。以“繁花织锦”为主题,打造了11处充满诗意的花卉景观节点,“花间”“春不晚”“幽梦花境”……光听名字,便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全园栽植40余种16万余株花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图景。
一场精致的“春不晚”兰花展览更是为植物园增添了一抹雅致的色彩。50余种(品种)的蝴蝶兰、兜兰及国兰等优美园艺观赏品种,在古色古香的布展和绿意盎然的温室环境中,宛如仙子翩翩起舞。西宁市民冰洁是一位兰花爱好者,她站在兰花前,眼中满是欣喜:“‘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我养过春兰、寒兰,却从未见过如此多品种的兰花,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这般美景,实在是太幸福了。”
来自四川成都的青海大学学生黄雪菡和同学趁着假期再次来到植物园,眼前的美景让她陶醉:“一进门,各色花朵、树木和盆景映入眼帘,美得像一幅画,随便一拍都是大片,这里简直是春日打卡的绝佳之地。”
游客在西宁市植物园打卡拍照。摄影:王煜鹏
除了花卉景观,西宁植物园的生态科普馆宛如一本打开的植物百科全书,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西宁植物园植物保育与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张晶介绍,在绿色植物种植区,游客可以穿越亚高山竹林区、热带荒漠区、热带雨林区、湿地区、食虫植物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相遇。西非加那利岛的海枣、马达加斯加的旅人蕉、云南的地涌金莲……在这里,游客不仅能领略到不同气候带植物的独特风姿,还能近距离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触发闭合”“自卫防御”等奇妙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木屋科普展厅展示区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青海省五大生态功能区植物多样性进行布展,带领游客探索高原植物的奥秘。
“五一”假期的青海,西宁的公园用繁花、用服务、用人文,将诗与远方带到了人们的身边。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慢脚步,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自然的馈赠;可以在美景中留下珍贵的回忆,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可以在游玩中增长知识,领略自然与人文的魅力。在这片土地上,青海正以最温暖、最浪漫的方式,诉说着独有的浪漫与诗意。
编辑:杨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