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工程师检举单位“检定医疗设备数据造假”,金华计量院回应:工作有瑕疵,主观没问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6:23:00    

“检验检测数据造假,可能导致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仍被用于诊断治疗,轻者误诊,重者危及生命。”36岁的女工程师陈欣说。

陈欣毕业于医学院,目前任职于浙江金华计量质量科学研究院,从事医疗设备质量检定工作。她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其单位存在强检医疗设备检定数据异常问题已3年,她怀疑是有意造假,经多方检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陈欣所称是否属实,记者近日进行了多方了解。


数据“飘”了?——

计量研究所更换多参数监护仪的检测团队

不合格率由15.49%降至5.56%

陈欣告诉记者,2022年,她原本负责的多参数监护仪项目,调整到同事金某、滕某的团队。10月,她听同事说,多参数监护仪的数据出现了数据失真等问题。她核对后,发现同事说的属实,该项目仪器的检定确实出现问题。

陈欣提供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的多参数监护仪检测数据。她表示,2022年1月至8月,是她的团队负责检定;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则为金某、滕某的团队负责检定。

数据显示,两时段共检定多参数监护仪6276台次,前一时间段共检定3133台次,涉及设备约2712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约420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率约15.49%;后一时间段共检定3143台次,涉及设备约3075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约171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率约为5.56%。

陈欣解释道,检定台次中,有些设备会涉及二次检定,甚至三次检定,每次都会有检定证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计算工作量。另一方面仪器使用方在拿到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后,可由设备部门维修再次送检。若不送检,则可能做报废处理。”


数据跟人走?——

接手新检定项目后,团队负责人发现疑点

不合格率由1.62%升至7.54%

2023年1月,陈欣在金华市计量质量科学研究院的务虚会上,提出了该问题,但最终“石沉大海”。她说,因为感觉有“猫腻”,她进一步进行了求证。

陈欣表示,自己团队不负责多参数监护仪的检定后,接手了金某、滕某此前负责的数字心电图机检定项目,发现该项目的不合格率显著升高,她感到不解,“数据咋还能跟着团队走?”

陈欣提供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数字心电图机的检定数据。她表示,2022年1月至8月,是金某、滕某的团队负责检定;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是她的团队负责检定。

数据显示,两时段共检定数字心电图机894台次,前一时间段共检定设备496台次,涉及设备约491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约8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率约为1.62%;后一时间段共检定398台次,涉及设备约389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约30台,一次检定不合格率约为7.54%。

陈欣认为,金某、滕某接手多参数监控仪检定项目,该项目的不合格率便大幅降低,自己团队接手金某、滕某的数字心电图机检定项目,数字心电图机的不合格率又随之大幅升高,说明金某、滕某团队的检定程序存在问题。


数据异常?——

多个强检项目检定数据存在异常却开出合格报告

为了进一步求证,陈欣通过调取以往数字心电图机的检定数据,她发现在2022年,金某、滕某团队给同一医院在同一时段内出具的30多份检定报告,近40项数据存在雷同。

此外,2021年10月26日至29日的17份数字心电图检定报告中,设备检定均为“合格”,但内部噪声电平最大值却“清一色”显示为“200微伏”,超过标准9倍。

内部噪声超国标的设备仍检定均为“合格”

根据《数字心电图机检定规程JJC 1041-2008》显示,折合道输入端的内部噪声电平,最大应不大于20微伏。

她提供了一份2022年6月23日,给金东区某镇中心卫生院出具的一份数字心电图机《检定报告》,检定结论为“合格”,内部噪声电平的最大值为“200微伏”。

“这不是个例。不单是数字心电图机,金某、滕某团队负责的电子血压计,也存在数据问题。”“放射仪器的检定项目,甚至有3个月后改数据的情况,改动率高达76%。还有编造数据的问题。”陈欣说,“这些都是要求强检的项目。”

据陈欣对“计量测试综合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录屏显示,2022年5月23日至7月4日,金华市某医院送检的电子血压计,共检测179台次。在打开的上百份检定结果中,不仅温度、相对湿度等条件数据相同,且静态压力示值误差、最大误差的数据均为“0”。

给误差超国标的设备检定为“合格”

此外,2022年3月22日,给兰溪市某医院出具的一份动态电子血压计《检定报告》,在检定结论为“合格”,其静态压力示值误差却显示“-285毫米汞柱(人体血压的计量单位)”。

根据《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JJG 692-2010》显示,静态压力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首次检定为“±3毫米汞柱”,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4毫米汞柱”。也就是说,动态电子血压计的静态压力示值超国标70多倍,仍给出检定合格证书。

“这些数据在仪器检定合格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陈欣说。


相互串通?——

上级调查前夕,有人说“到时候让领导定吧”

相关负责人:发现问题,做好应对,统一一下,合理回答

令陈欣难以接受的是,2023年1月开始,她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金某、滕某负责检定项目的数据异常问题。5月21日,单位内部公开招聘无线电医疗项目负责人。6月20日,滕某被聘任为该项目负责人。

“滕某负责的多个医疗仪器检定项目存在问题却当选,我认为有猫腻。”陈欣说,“这个项目原本是我们团队负责的,和我的科研相关,但在我逐级举报后,项目被交给了金某、滕某。”

经过多渠道反映,2023年7月31日至8月4日,金华市市监局会同浙江省市监局计量院,前往金华市计量质量研究院现场调查。

陈欣提供的调查组到来前的录音显示,7月29日,金某、滕某等4人对话疑似串供。有人问,“导联是不是都没写,然后数据都一样?”另一人说,“软件出问题。”两人回复,“软件出问题说不太过去。”

有人说,“里面模板应该是不合格的。”另一人说,“但是按理说,你复制了之后,应该每一张每一张处理。”其回应道,“回来就没处理过。”

4人还有说道“你难道输个0,他给你读个200,这个绝对说不过。”“要么就批修的时候断电了,导致数据没保存”“后续为什么不去核查,这个也说不过去啊”“到时候让领导定吧”等。

同日,一段有研究院多名负责人参与的会议录音显示,主要负责人说,“现在是自查阶段,有问题可以整改,不要藏着掖着。”相关负责人说,“你们发现问题,所里的负责人做好应对,统一一下,合理回答。”“不要原则性的(问题)。”主要负责人说,“不要说是那种,其实就是伪造数据,没检的,不合格的,故意给它判合格。先自查吧,就算发现了,也不要藏着掖着。”

对于该录音,2025年5月2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到滕某,对方说,“单位会有统一回复的,我不方便说。”


“隐藏”的结果?——

意外拿到调查结果,不合格仪器检定合格后使用3700次

“必须填的数据未填报仍能生成检定报告”

陈欣称,2023年11月初,网络出现了举报金华计量研究院数据异常的视频。11月12日,警方以涉嫌诽谤为由传唤她,后来认定她不构成诽谤。后来她行政诉讼时,拿到了2023年8月7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计量评定处向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报送的《市质科院有关事项核查办理情况的函》,以及金华市计量质量科学研究院2023年11月24日出具的《网络事件核查》。

“两份文件我此前从没看到过。”陈欣说。

《市质科院有关事项核查办理情况的函》显示,兰溪某医院6台电子血压计不合格判定为合格,后复检、抽检的检定结果为合格。17台数字心电图机数据不合格判定为合格,16台复检为合格,婺城区某镇中心卫生院的1台仪器复检仍不合格已停用。该仪器在检定周期内检测3718次,未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存在100余台设备检定环境条件一样的问题。

多参数监护仪不合格率2022年的12.1%,2023年至2023年8月为3.1%,不合格率显著下降。2022年金华地区的多参数监护仪基本为第一年强制检测,检定不合格率较高。各医疗机构对第一个周期检定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报废、更新或维修,2023年度第二周期检定时不合格率相应下降。

调查组认为,金华计量质量研究院存在问题为:证书报告三级审核制度落实不到位;证书报告批量审核、批准,未执行《程序文件》要求。启用数字化业务系统以来,部分环节存在逻辑缺陷;审核人可以批量核验或批准;必须填报的检定数据未填报时,仍能提交生成检定报告,且无法实时保存数据;缺乏警示功能,在原始记录有缺项甚至结论判定不一致时,没有相关警示提醒。干部职工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亟待强化;部分检定人员在对同一批次同一器具进行检定时,该记录的少记录、抄记录、图省事。


无法认可?——

院方认为数据异常未造成误诊和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数据异常不是工作失误,而是没做”

相较于2023年8月7日由金华市市场监管局计量评定处报送的文件,金华市计量质量科学研究院2023年11月24日出具的《网络事件核查》提及了其他内容。

《网络事件核查》显示,电子血压计的静态压力示值超国标70倍仍合格,血压计检定,6天检定的温湿度一样,心电图机内部噪声电平超国标9倍仍合格等问题,均已在10月底前完成整改,没有证据表明该工作失误会造成误诊和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心电图机两时间段的检定,不合格率升高5倍问题,检定人员严格按检定规程进行,结果不受历年合格率影响,举报视频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多参数监护仪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系对不合格设备进行报废、更新或维修处理,第二鉴定周期不合格率大幅下降,属于正常现象。

胃肠机的检定中存在改数据的情况

胃肠机、C臂机、CD/DR、CT等检定中,少量设备存在改数据情况,系检定人员发现部分原始记录数据有误,随之按照现场的纸质记录进行重新核对录入并出具证书。

C臂机检定中同样存在数据改动

陈欣对两个调查结果均不认可,“这些调查结果和事实相差太多。”她补充道,前一份报告中,电子血压计、心电图机、放射设备改数据等问题,都没给出结论;后一份报告中,所谓的多个仪器检定项目存在检定失误,实际是部分项目没做检定,不同程度的存在数据伪造。

陈欣将心电图机和多参数监护仪在两个时段内检定的同出厂编号设备梳理对比,“两时间段检定的同出厂编号设备涉及六七百台,这些数据也能说明,不合格率跟着人走的问题。”

对于改数据系按照纸质记录重新核对录入的说法。她说,2022年底以后,单位的医疗设备检定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全部都是电子原始记录,而改数据问题,发生于2023年;因此不存在对照纸质原始数据进行更改的情况。

2025年5月23日,原金华市计量研究院主要负责人李某说,“2022年底,单位确实已经实现了部分无纸化。”但她强调,医疗设备检定当年是否实现无纸化,建议联系金华市计量研究院去核实。

金华市计量研究院主要负责人朱某说,“她反映的问题,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已经有调查结论了,她给市局也反映过,调查的结论是一样的。”2022年底时,医疗设备检定的原始数据,实际通过App等进行输入,但因没接入政务网,故不算完成了“无纸化”,“陈欣的投诉,2024年已经整改到位了,按道理她(陈欣)是拿不到数据的。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有保密要求的。”


问题依旧?——

“完成整改后,数据异常问题仍然存在”

陈欣证实,2023年10月时,她调取医疗设备检定数据的权限已经被封了,但数据异常的问题依然存在,“既然院里称2023年10月底前已经完成了整改,为什么2024年的数据仍然存在异常?”

根据陈欣提供的证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一款数字心电图机连续3年的检定结论为合格,3份检定结果,在每分钟心率180次、240次、300次时,显示有数值。

无法正常显示的设备被检定合格

但是根据陈欣2025年4月,在某医院实地检定这款出厂编号的设备时发现,该设备的心率参数实际无法显示每分钟180次、240次、300次的心率,显然属于不合格。

另有一台2023年至2024年连续两年合格的数字心电图机,也存在相同问题。

“这是软件问题,如果以前是合格的,不可能通过软件升级,把本来合格的设备,变成不合格设备。”“我以前检测过同型号的设备,此问题是该型号设备的通病。填写不存在的检定数据,难道不是伪造数据吗?”陈欣质疑道。

陈欣还提供了一组证据。同出厂编号的多参数监护仪设备,在2023年由滕某团队检定时,扫描速度设定值为“50mm/s”时,扫描速度误差为0%。但在2024年,另一个团队做鉴定时,检定该设备系“无50mm/s扫描速度设定值。”

“这两份检定报告,肯定有一份有问题。”陈欣说,“数据异常问题并非个例,如果数据都不真实,如何确认需要强检的医疗设备是否合格?医生如何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诊疗?”陈欣说,“这是拿老百姓生命安全打马虎眼。”

金华市计量研究院主要负责人朱某说,“2024年5月,陈欣反映的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不存在故意等问题。上级调查时,发现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瑕疵,但对整个检定的结果不会影响的,不会说把不合格的设备说成合格的设备。”对于陈欣提出依然存在数据异常问题,他没收到材料,但表示会去核实一下。

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赵某则表示,陈欣和滕某、金某存在个人矛盾,其2023年的举报有些夸大。


期待结果——

“希望核查放射设备检定的原始数据无果”

相关部门收取其新的举报材料,暂未回应

“没有把2024年的异常数据,以及2023年调查组到来前夕,涉事人员疑似串供的证据,提交给单位和金华市市监局,源于我对他们不信任。”陈欣说,金某、滕某团队,在放射设备检定中存在编数据的问题,金某、滕某将规程要求的6至10次检测,缩减为1次检测,甚至不检测。

2024年11月14日,陈欣向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金某、滕某出具虚假不实证书问题,称相关证据(放射主标准器Raysafe X2中的原始数据)已由金华市市监局机关相关负责人于2024年9月6日晚提取,对照相关证书、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即可查明问题。

12月2日,金华市市监局回复称,经我局调查核实,金某、滕某存在涉嫌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未按规程要求位置进行检测、未按规程要求检测次数进行检测等问题,后续将根据责任认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依规处置。

2025年3月13日,金华市市监局出具《实名举报结果反馈单》显示,经核查,金某、滕某在医疗器具检定中存在工作不严谨、不规范的事实,该问题已由金华市质科院对两人作出过问责处理。我局不再重复处理。

5月23日,金华市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徐某说,2023年,省局、市局已经对陈欣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主要是研究院的工作不规范、不严谨,已经依纪依规处理了,“她有个人的情绪在。”“原来的系统不是很完善,有很多漏洞,通过这件事,我们全省都进行了规范。我们都经得起调查。”2024年的检定数据异常和2023年调查组抵达前夕的录音,陈欣确实没提供。

对于陈欣所称的放射设备数据造假问题,徐某表示,院里有多台放射检测的标准器,其中一台已经报废了,他们没法排除合理怀疑,不能确定缺少的数据在不在那台报废的机器里。

陈欣对徐某的说法不认可,“我当时在现场,X2标准器是他们主要使用的,可以存1万条数据,当时可以查到2018年的数据,只要将这些数据,对照检定证书逐一核对,就能发现数据造假问题。”“我将核对方法教给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徐某,对方从未进行过核对。”

陈欣表示,2025年5月前后,她向金华市纪检监察部门提交了新证据,还没得到回应。

(文中举报人为化名)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晖 编辑 安澜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